【复盘】国脚用命拼出胜利 伊万临场指挥让人煎熬
赢了!中国男足在经历了三连败之后,终于凭借着拜合拉木和张玉宁的两个进球,以2比1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印尼队,赢得了18强赛的首场胜利,同时也赢得了难得的喘息机会。这场比赛的胜利是国脚们拼出来的结果,面对胜利的结果,各方恐怕还是更应该积点口德,没有必要再对国脚们实施各种“暴力”。
国脚自救换来的胜利!
相信国足战胜印尼队的结果,多少还是令球迷们感到意外,因为一个现实情况是:赛前多数人不相信国足可以战胜印尼队。一来,印尼队此仗之前已经三连平,尤其是对阵沙特队和澳大利亚队并没有让对手占到多少便宜,做客巴林如果不是最后时刻被绝平,原本有希望赢得历史性首胜。更为重要的是,印尼队拥有如此多的归化球员。想当初,国内多少人相信:中国队上届12强赛期间拥有不差的归化球员,就该有很好的机会进军世界杯,但最终却成为了一个笑话;如今印尼队拥有那么多的归化球员,整体实力和水平已超过中国队,且全队的身价都已经是国足的快三倍了,当然更有希望拿下这场比赛。或许因为此,青岛之战仅有37133人到现场观看,包括少部分印尼球迷,是国足本届世预赛上座率最低的一场,多少也能够反应出外界的一种心态。
但最终的结果是遭遇了三连败的中国男足笑了最后,让拥有13名归化球员且受到主教练申台龙重用的印尼队首尝败绩!这一结果当然令中国球迷为之高兴,而印尼球迷也品尝了上届12强赛期间中国球迷已领略过的苦涩:绝不是“一归化马上就能进世界杯”!从一个侧面也佐证了一点,即:一国足球的振兴与崛起决不能仅仅依赖所谓的归化。当然,这不是要说的重点。
国足取得首胜,当然令中国球迷有种喜出望外的感觉,类似于“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各方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不过,当“懂国情”的伊万在赛后从上到下感谢一遍时,记者并不敢苟同。因为这场比赛真正该感谢、也是唯一应该感谢的,除了国脚还是国脚!
遭遇到三连败之后,国脚们经历了什么?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有多大?需要有怎样的大心脏才能从阴霾中走出来?外界未必清楚,所谓“未经他人事,莫论是与非。”尽管在能力上、水平方面有欠缺,但实际上,每一位走进赛场的球员有谁不想拼、不想胜?他们对胜利的渴望和追求超过外界任何一人。看看中印整场比赛中球员的表现,尤其是在体能急剧下降的情况下,就可以知道:这场比赛完全可以说是用命拼出来的胜利。可是,先前的三轮比赛,何尝又不是如此?只不过因为结果不尽如人意,各种批评与指责声不断,甚至成为网暴的对象,更有甚者,对球员的家人们恶语相加。
从这个角度来说,本场比赛的胜利让国脚们和球队终于可以暂时摆脱这种被围攻的氛围了,或许,在接下来的18强赛中,国足依然还会输球,但至少在下一轮比赛开始之前,国脚们可以享受一下难得的清净了。这是球员们用自己的行动争取来的!
硬度足够才赢得胜利!
回到比赛本身。尽管印尼队主帅申台龙在赛后宣称“赛前并没有想到中国队会采用如此踢法”,即更多地采用长传、球员不断地在跑动,但实际上,这并不是国足在三连败之后所作出的调整的结果。实际上,本场比赛中,国足在技战术安排方面和先前三轮比赛中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譬如,申台龙所说的“印尼队上半时控球超过70%、下半时接近80%”,国足如今每一场比赛的控球率都很低。按照亚足联的官方统计数据,首轮对阵日本队,国足的控球率只有22.8%;次轮对阵沙特队,国足的控球率变成了42.6%,但这显然与沙特队在第20分钟时就被罚下一人、国足大部分时间以11人对沙特队的10人实际情况有关;上一轮客场对阵澳大利亚队时,国足的控球率则变成了27.3%。本场比赛的控球率实际是24.1%,而上半时的控球率则是25.4%。
在传接球方面,中日之战为215次对712次;中沙之战为276次对386次;中澳之战为263次对703次;此番中印青岛之战则是194次对602次。也就是说,中国队不仅是对阵印尼队,先前三场比赛中,除了对阵沙特外,传接球次数也不多。至于像申台龙所说的长传,中国队在对阵印尼队时有59次长传;对阵日本队为66次、对阵沙特队为58次、对阵澳大利亚队为59次。
所以,从这些简单的数据中,恐怕也不能说是中国队“有针对性地”采取了部署,而只能说:如今的中国队、中国球员就是这样的技战术能力和水平,也就只能是主动放弃控球与球权,让对手更多地掌握场上的球权,一如西班牙教练安东尼奥先前率2003年龄段国青队在U20亚洲杯赛上所采用的踢法那样。
某种程度上,国足能够战胜印尼队,恐怕还是印尼队自身出现了问题。在对阵沙特队的比赛中,印尼队的控球率只有34.2%;对阵澳大利亚队则是36.9%;对阵巴林队则是43.8%。随着对手由强到弱,印尼队的控球权是越来越多,而球队的整体技战术打法也从防守反击变成了阵地战。但很明显,如今的印尼队虽然归化了那么多效力于欧洲联赛中的球员,但并不会踢攻坚战,这恐怕才是印尼队输球的最主要原因。而且,整场比赛中,印尼队虽然看上去是主导着比赛,但并未创造出绝好的必进球机会,王大雷全场比赛真正扑救出的险球也就是上半时领先之后对方定位球罚出之后的一次头球攻门机会。而在运动战中,印尼队并没有像样的机会,所进的一球,依然还是通过掷界外球、国足后卫解围未能顶正而被对方起脚攻入。
换而言之,貌似强大的印尼队归化了那么多球员,但整体上尚未达到日本队、澳大利亚队的水平,掌握了球权之后反而“不会踢了”。而且,真正让国足在本场比赛中取胜的一个根本性原因,还是前面所提及的,即是球员搏命的结果。
有这样一项统计。中国队整体技战术、能力和水平处于劣势,除了我们的个人技术能力明显不足之外,还表现在一对一的对抗与拼抢之中处于下风。对阵日本队,中国队在一对一拼抢中,成功率是50%对50%,但在一对一的空中拼抢中,成功率却是以36%对日本队64%,因而外界曾有戏言“现在的中国球员虽有身高、但连头球都不会了”。
对阵沙特队,中国队一对一的拼抢中成功率为46.5%,处于下风;但一对一的空中拼抢则是50%对50%。对阵澳大利亚队,这两项数据分别是49.5%和48.9%,虽然国足依然不如澳大利亚队,但劣势似乎还不是很明显。
可是,在对阵印尼队的比赛中,中国队在一对一的拼抢中,成功率高达61.8%;一对一空中拼抢中,成功率更是达到了72.7%!也就是说,中国队在个人技术与能力、传接球方面没有太多变化的情况下,真的是拼尽了全力,才能在一对一的地面对抗和空中对抗中占据绝对优势。这也就确保了国足能够拿下这场比赛。所以,为什么在前面会说是“用命拼出来的胜利”?道理也就在于此。
更进一步说,国足能够拿下印尼队,恰恰就是在本场比赛中体现出了足够的硬度,尤其是在上半时。而在下半时,特别是国足连续换人之后,从汪海健到阿兰与程进先后出场之后,国足一直处于被动之中,恰恰就是我们在中前场没有了先前的那种硬度!当然,这也不得不说到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即整个中超联赛的硬度不够,缺乏强对抗。
提心吊胆源自临场指挥!
在上一轮输给澳大利亚队之后,记者就曾直言:国足遭遇三连败其实是18强赛分组抽签揭晓之后,各方就已经预料到的一个可能的情况,毕竟日本队、沙特队和澳大利亚队是上届世界杯的参赛队,且日澳都杀入了16强。但是,之所以外界对国足特别是对教练组异常不满、甚至高呼“伊万下课”,根本还是在于整个比赛的过程着实令人恼火!
抛开大比分惨败日本队不表,对阵沙特队和澳大利亚队都是比分领先,临近半场时被对手追平比分,而且丢球全都是定位球。相同的场景导致国足最终被逆转输球,当然令人不甘。如果沙特队和澳大利亚队都是完全在场上占据绝对优势、且创造出无数机会的情况下,国足完败,外界可能索性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怨气了。恰恰就在于从“窝囊”到无法更“窝囊”,教练员的临场指挥以及换人有太多值得外界诟病之处,所以才会发泄对教练的不满。
而这种情况在对阵印尼队的比赛中,下半时加上伤停补时最后半个多小时里又再一次出现了。最典型的就是谢文能在70分钟不到就已经开始出现了抽筋的情况,但直至82分钟时,阿兰和林良铭才同时替换出场,将谢文能和拜合拉木换下场。在整个过程中,教练组在场边犹豫了多次。幸亏印尼队不是那种经验丰富的队伍,18强赛才是该队历史性地首次参赛,这才使得对阵沙特队与澳大利亚队的悲剧没有重演。但是,最后一段时间里,相信多数中国球迷都是在提心吊胆中度过的。
再譬如,当印尼队将12号阿尔汉替补出场时,如果赛前真正研究和分析过印尼队,就知道他的出场意味着印尼队在进攻方面将抛出“最后一招”——界外球掷手榴弹战术。阿尔汉虽然在18强赛前几场比赛中没有被派遣出场过,但在年初的亚洲杯上应该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印尼队两次都是通过“掷手榴弹”这种方式取得了进球。如果真正研究和分析过,在看到12号阿尔汉掷界外球时,国足教练组就应该有明确的应对,在场边告诉队员如何处理。但是,很遗憾,记者虽然一直在媒体席上朝场内高喊,但阿尔汉掷出的界外球不幸转化成为了进球,印尼队将比分追成1比2!尽管这个球是国足防守球员头球解围时没有顶好,可明摆着对手的特长,国足缘何毫无应对?那么,作为教练组,在这个过程中,又该承担责任的责任?
当然,国足最终是赢下了这场比赛,这样的失误或许也会因为结果不错而被掩盖。但是,因为这场比赛的胜利,就此淡化目前国足特别是教练组所存在着的问题,恐怕并未什么好现象。不止于此,国足通过前四轮比赛,已经充分暴露出我们的球员根本就没有应对90分钟甚至100分钟的高强度比赛的体能,当然,这或许可以说不是国家队教练组可以解决的,与整个中超联赛的低水平训练有关。可是,至下个月,在整个联赛全部结束后还有两场更为重要的18强赛,届时又怎么办?所有这些,都不会因为这一场比赛的胜利而随之消失。
从这个角度来说,国足的形势并不会因为取胜了印尼而变得光明起来。当然,历史从来不会谴责胜利者,国足难得可以享受到大赛的胜利,所以,眼下至少还可以享受一下胜利释放压力后所带来的那种轻松感。只是,没有人知道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马德兴青岛报道 原文地址